智能生产系统发展趋势研讨会
图: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秀毕在开幕式上致辞
民航资源网2018年11月30日消息:11月27日,为了探讨新形势下贵州机场智慧运营模式和方案,总结贵州省机场集团智能生产运营系统的建设模式,不断推进贵州机场信息化运营水平,贵州省机场集团公司召开“智能生产系统的示范验证与推广使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来自西南管理局、西北空管局、国航地面服务部、贵州监管局、贵州空管分局、飞友科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贵州省机场集团、各驻场单位等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秀毕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机场智能生产系统在提升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正在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本次研讨会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全国机场在智能生产系统应用上的发展状况,加强空管、机场、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保障等各方交流,推动机场A-CDM建设的发展。
此次研讨会紧密围绕提高民航生产运行效率与服务品质,邀请了行业内专家进行主题分享。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李晓峰首先以“智能生产系统运行情况”为主题发表演讲,对贵州机场A-CDM“黔程在握”智能生产系统的建设情况、应用情况做了简单介绍,他表示,贵阳机场近年来经历了跨越式的大发展,机场集团一直致力围绕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的目标,而贵阳机场是国内最早实现A-CDM的千万级机场之一,目前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A-CDM“黔程在握”系统已顺利运行两年,在科学排序优化统一放行,减少航班关舱门等待时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黔程在握”系统提升AOCC工作人员实时对机场整体运行情况,减少了80%电话问询量,实现多部门的精细化沟通和资源调度、极大地提高了机场的运营效率。
图:民航西北地区空管局局长助理丁长峰做主题分享
随后,民航西北地区空管局局长助理丁长峰应邀发表主题演讲《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管委协同经验分享》,分享了西安机场研发A-CDM系统、加强协同运行、提升航班正常性、努力构建大型枢纽机场协同运行新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民航局A-CDM系统建设评估组专家宣彤会上讲解了“A-CDM标准解析”,并介绍了目前民航局A-CDM系统建设评估组2018年主要完成了三千万级机场A-CDM系统建设的评估,2019年对于旅客吞吐量在千万级以上的机场来说,会面临三项主要工作:A-CDM系统建设评估、机坪塔台移交建设评估、运管委协同机制建设评估;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CC高级经理张勇以“HCC建设经验分享”为主题,为在场嘉宾介绍了“国航地服HCC’建设理论与实践”,分享了“智慧地服”从梦想到现实的建设征程;CAPSE市场经理朱楠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丛玮针对民航服务测评、民航大数据等问题,先后以“民航旅客服务大数据分析”、“民航应用数据挖掘应用解析”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在研讨会上,受邀的行业专家们围绕空管、机场、航司、地面服务部门如何更好的进行数据共享、交互协同、提升民航运行效率与服务品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交流与研讨。深入研讨了有关建设智慧民航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协同工作与决策机制、资源优化整合、大数据应用等新技术。来自西南管理局有关部门的参会嘉宾深有感触的表示:贵阳机场A-CDM建设启动时间早,不仅结合当前贵阳机场运行实际,还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此次贵阳机场主动邀请到A-CDM建设专家、同行单位、空管、航司等,为机场把脉分析,值得肯定。这也是对民航局关于A-CDM建设要求的贯彻落实,对今后A-CDM建设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思潮的兴起,民航智能化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相继涌现。从基础的运载工具逐渐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对于民航单位而言,要充分利用智能运行生产系统等管理手段,降本增效,提高运行效率。目前,做为“智慧民航”的基础,以机场为运行主体的A-CDM和以空管为主体的CDM技术迅速推广,为“智慧民航”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