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成渝“双城记”四川美院助力天府机场文化艺术建设

2021-07-10 15:01 admin
唱好成渝“双城记”四川美院助力天府机场文化艺术建设

       民航资源网2021年7月10日消息:据四川美术学院消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落实重庆市委和四川省委《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四川美院为成都新建成的天府国际机场创作了一批高质量艺术作品。
       据悉,天府机场T1航站楼的大部分艺术作品由四川美院艺术家历时一年多创作完成,共计30余件。作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由四川美院副校长张杰教授带领油画、国画、版画、壁画等学科的艺术家团队,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T1航站楼到达廊、T1出发大厅二楼天府巷、远机位、贵宾厅休息室创作的30余幅大型壁画艺术作品和绘画作品。二是由四川美院副校长焦兴涛教授创作的雕塑作品《团团》,作为航站区的标志性公共雕塑惊艳亮相。

  进入T1 航站楼之前,焦兴涛雕塑作品《团团》在楼前景观绿地区十分夺目。作品以大熊猫形象表现,是从源远流长的川剧艺术的“变脸”绝艺获得灵感,通过脸谱化的造型,形成雕塑独特的语言,风动结构的运用使得雕塑可以随四时变化而呈现出丰富的光影变化效果,微风徐来,雕塑表面的不锈钢片随风起伏,如同泛起阵阵涟漪,恰与川剧变脸中“抹脸”“吹脸”的独特技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雕塑表面不断随风变化的肌理结构宛如像素矩阵,让古老的形象散发出独特的未来感,很好地呼应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特质。雕塑整体造型饱满、丰圆,既呼应了天府国际机场“神鸟驮日”的整体布局特征,又体现了有容乃大、融通中西的精神气质,有着团结、圆满的美好寓意。雕塑主要由304不锈钢锻造而成,长15米、宽11米、高12米,表面积为620平方米。

  走进T1航站楼,在出发大厅二楼的天府巷墙面上,可以看到张杰、李靖、周波、丁为、刘凯、谢筱溦6位艺术家创作的《潮流都市》《蓉城意味》(两组)《成都胜迹》《蜀都遗珍》共5组大型壁画艺术作品,总长36.6米、高度2.5米。该组作品首次探索采用浮雕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采用了线描造型、数码技术、传统铸铜工艺和油画语言表现等技法,用丰富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当代成都百姓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体现出成都这座城市独有传统韵味和当代气息。组画采用写实手法,围绕“成都生活美学”的核心主题进行创作,通过众多的人物造型及生活场景将成都历史与当下以时空的形式串联起来,追溯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以长卷的形式,展现古韵与时尚自然交融的成都画卷。

  T1航站楼到达廊的墙面艺术由16幅大型壁画构成,由张杰领衔设计创作,黄越、余毅、周波、李靖主创,庞茂琨校长、康宁、钟长清等艺术名家参与。在到达廊墙面上,艺术家们将四川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休闲生活等,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将川剧、蜀绣等非遗项目巧妙融合,将成都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航站楼的远机位区域,余毅等艺术家以九寨山水为创作元素,采用富有创意的抽象语言表现形式,以综合壁画、雕塑、装置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用简洁明快的造型与灯光呼应,表现出大美四川的奇特魅力,满足当今大众的审美情趣。此外,机场贵宾厅休息室的数件艺术品,则是庞茂琨、张杰、侯宝川、钟飙、孟福伟、蒲江等艺术家和成都地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

  “川渝两地人文艺术方面的交流影响深远,川美此次为天府机场创作艺术作品,将提升成渝地区城市形象,让艺术浸润城市,让各地游客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并爱上川渝。”张杰副校长接受采访时表示,四川美术学院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