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看家的本事,往往就是基本功!

2021-07-21 14:12 admin

专业分类飞行

  

  有两件事情,我琢磨了许久。
       一件是关于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万米高空突然遭遇前风挡玻璃破裂,生死关头,他靠什么将飞机挽救回来?第一要素是什么?刨去各种说法,我觉得无他,唯过硬的飞行基本功耳!
       另一件是关于某航机长在某机场36L跑道起飞过程中,大速度遭遇另外一架飞机误穿跑道的险情。该机长瞬时评估决策,立即将油门前推到底,向后快速拉杆快速抬头,将飞机强行拉起来,使飞机略高于横穿飞机十几米,从其尾后一飞而过,避免了两机在跑道上极有可能发生正、侧相撞的惨剧。也要给误穿跑道机长的后续操纵点赞!当他发现冲突危险时,并没有盲目听从“原地等待”的管制指令,而是加大油门,加速脱离跑道,使超高风险得到部分缓解。果敢决策继续起飞的机长,同样值得肯定。其瞬间迸发出来的操纵动作,干脆利索,我觉得无他,唯其飞行基本功过硬也。

  紧要关头的操纵,机长几乎都是出自本能。此时如果赋之深厚的基本功作支撑,则迅速化惊慌失措为沉着冷静,化绝望无助为力挽狂澜。中国民航安全管理有一成功的做法,就是坚持“三基”建设(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由此可见,基本功是多么重要。

  飞行基本功的体现

  飞行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笔者认为,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操纵基本功。到可以预见的未来,飞机的基本运动方式仍然以“三轴”操纵为主。因此,飞行员手中握的,一是操纵杆(或驾驶盘),二是油门;脚下蹬的通常是舵。操纵能力主要体现在正常动作的驾驶能力、飞行偏差的修正能力和意外状况的纠正恢复能力。现代飞机,如果出现操纵降级,越接近“原始飞机”,就越倚重飞行员的操纵基本功。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说,只要发动机还在转,他就有办法让飞机平安回到大地,因为他有过硬的人工操纵能力打底子。刘传健机长为什么让人佩服?因为突遇险情的“风雨”,全球飞行员见识了他货真价实的操纵能力的“彩虹”!
       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思维基本功。一代飞行,有一代飞行的思维模式。前两代飞机,由于机械、电子的可靠性不高,多人制飞行机组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监控飞机本身运转正常与否。现代商用运输飞机,具有高可靠性、高精确性、高经济性,两人制机组的精力主要不是用于操纵飞机,而是监视与控制飞机的正常运行,其思维应该领先于飞机实际运行3分钟~5分钟,发现尚处萌芽状态的偏差和趋势。其思维是:监视—评估—修正—监视—评估—修正,引领飞机前进。
       排在第三位的,应该是决策基本功。正常飞行,可依法规、标准、运行手册、安全管理规定等进行,这类决策相对容易。当遭遇非正常情况(主要指与飞机故障有关的情况)时,笔者通过比较目前在飞的几类主流系列飞机所推荐的处置思想,个人觉得某系列的“飞行员的金科玉律”(俗称“黄金四条”)可供借鉴。其内容如下:1.飞行、导航、通信,按照此顺序并进行适当的任务分工;2.任何时候都要合理使用自动化;3.始终理解飞行方式信号牌(FMA);4.如果出现非预期结果,要采取措施。
       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知识、理论与法规基本功。这是提升飞行正向价值观的基础和内涵。这些东西,有的源于书本和课堂,有的源于飞行同行之间的闲聊(三句话不离本行),还有的来自自身的经验积累。
       当然,还需要其他的基本功,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融入中国当代民航精神

  写到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工作心得。我非常有幸能够到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工作,因为这是中国唯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飞行校验机构,不但为中国民航的安全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诞生了中国当代民航精神——“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
       如何在飞行基本功修炼中融入中国当代民航精神的精髓呢?
       “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飞行基本功锤炼”。将“人民航空为人民”挺在前面,在忠诚和担当两个方面狠下功夫。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民航飞行事业忠诚,对飞行职责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成功。唯如此,才能锤炼自己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才能将飞行从职业向事业升华,才能将飞行作为自己的追求。有了高尚的政治品格,才会拥有天空一样的胸怀,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人生“动力源”。
       “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飞行基本功锤炼”。围绕飞行作风整治,从“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入手,在严谨的飞行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狠下功夫。飞行是由多系统、多流程、多环节等有机构成的整体,上个流程、上道工序的输出质量,决定了后续承接的入口质量,第一手工作质量无差错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必须强调工作严谨,不能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给后续工作埋雷。飞行是科学,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手册操纵、按规程维护、按规定办事。
       “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飞行基本功锤炼”。商业运输飞行虽然是航空运行的主体,但不是全部。各系统、各专业、各单位只有本着团结协作的一家人理念,整个运行拧成一股绳,才能有质量、有效率、有保证。飞行基本功也必须拥有团结协作的基因,单打独斗,寸步难行。
       “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飞行基本功锤炼”。飞行涉及诸多决策,如果在敬业奉献上缺火候、缺大局,就会发生价值观偏移,不论是运行决策还是安全决策,都会显得营营苟且,上不了台面。因此,在飞行基本功锤炼中,应该融入敬业、奉献的要素。

  深耕“人的因素”科学

  有人认为基本功只是初学者入门时需要掌握的内容,其实不然。基本功往往反映了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与本质规律,也决定了一个从业者未来能够走多远。我挺赞同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话:能在日常烦琐的工作中,把小事做出效率,这是基本功;以匠人匠心的姿态,把每一件事做到精致,这是基本功;将业务知识举一反三,未雨绸缪,这是基本功;行动有规划,事事有结果,也是基本功。基本功,是一个人的职业底色。潜心修炼基本功,不断精进,才能修炼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论做什么,要想不断成长,都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在行业内经年累月深耕,不停积累经验,直到有一天经验值爆棚,便能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这就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飞行,并不神秘,从本质特征上看,就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心智技能活动。操作技能占到了相当多的成分。技能都有熟能生巧,用则兴、生则废的规律。因此在训练课目设置和考试时,多侧重一些手动操纵方面的课目,以引导大家重视动手能力的提升与保持。在航班飞行中,若条件具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鼓励脱开自动驾驶,人工操纵飞机,让飞行员拥有更多保持技术熟练的机会和空间。飞行飞行,不飞不行。这里面,涉及许多安全政策和技术规范需要辩证调整,给基本功的养成腾出更多的空间。因为,图一时安全,就难确保长期安全。
       飞行基本功要深耕“人的因素”科学。现代飞行,人犯错,已经上升为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人的因素”研究,规避人自身在安全方面的短处。要在飞行基本功中自觉自如地用好“六大防差错工具”。这六大工具是标准飞行程序、标准喊话、交叉检查、飞行简令、检查单和指令复诵与证实。
       在飞行准备时,多自导自演各种非正常情况的处置,保持思维清晰、程序熟练、配合密切的热身状态。在实际航班飞行中,也可和机组其他成员模拟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场景,共同处置,事后相互纠错,以期共同提高。平时,除了飞行手册和规章外,还可多读飞行事故案例,多和同事聊飞行见闻,多总结、多整理,以期形成自己的安全文化、安全策略、安全能力和过硬的飞行基本功。
     (作者系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主任、机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