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让更多的中国人坐上飞机

2023-03-14 15:30 admin
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让更多的中国人坐上飞机

 

  民航资源网2023年3月14日消息:2019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超过了2012年的两倍,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我国航空人口4.3亿(“航空人口”含义:中航信统计,2016-2022年,我国14亿人口中,坐过飞机的有4.3亿人。),仍有巨大的内需潜力。在民航领域,如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14亿国人都能坐上飞机?我有五点体会,“以供给侧的’五个更好’来扩大内需”:

  第一,以更好的顶层设计来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非一项单领域、单目标、单维度的短期政策,而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目标、全要素的长周期经济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要素统筹。国际枢纽方面,民航强国建设不断深入,我国的国际枢纽竞争力跃升,航线更丰富、服务更便捷、票价更优惠,去新加坡、日韩、中东等国外转机的少了,越来越多的国人直飞欧美澳。机场布局方面,近十年我国不断完善机场布局规划,新建迁建了84个机场,航空服务网络覆盖了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构建起了1小时航空服务圈,推动我国航空人口从1.7亿大幅增加到4.3亿,帮助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老百姓享受到了便捷的航空服务。综合交通方面,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已有30个枢纽机场开通了41条轨道交通线路,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达到71.4%,从坐公交赶飞机、坐地铁赶飞机,到现在坐高铁赶飞机,这就是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优化就创造出了新的需求。正是得益于科学前瞻的顶层设计,让老百姓都能“在家门口坐飞机”。

  第二,以更好的供给效率来扩大内需。只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供给效率,就能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有效供给,就能降低供给成本,有效扩大需求。四十年来,民航票价的涨幅远远小于CPI的涨幅,这就是通过整个民航体系的效率提升来实现的。民航的运行更高效、更省油,最终把效率提升的好处都让利给了旅客。尤其十八大以来,机场的跑道容量提升了,航班的靠桥率提高了,旅客的步行距离缩短了;每公里票价从0.66元大幅下降到0.48元。正是得益于不断精进的供给效率,让老百姓“坐得起飞机”。

  第三,以更好的服务品质来扩大内需。当前消费需求呈现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只有高品质服务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航业作为服务业,是最早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对此我深有感触。三十年前,我们的航空服务学国外;三十年后,国外的航空公司学我们。大家也都能切身感受到,航班越来越准点(2019年较2012年提升了13.2个百分点)、坐飞机刷手机、“刷脸”走遍机场等等,航空出行体验不断提升。比如,作为服务业首家获得“中国质量奖”的代表,厦航打造全舱“山海同席”特色航空餐,把艺术品搬进客舱,向全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乘坐飞机不再枯燥,而是一段享受美食、享受艺术的空中旅途。正是得益于“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让老百姓“享受坐飞机”。

  第四,以更好的资源配置来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更好服务扩大内需。近年来民航局通过“五率”高效配置资源(即安全性、正常性、投诉率、执行率、利用率),核心发展资源优先向安全稳、效率高、服务好的航空公司倾斜,引导行业提升高质量供给。正是得益于高效合理的资源配置,让老百姓“放心坐飞机”。

  第五,以更好的产业牵引来扩大内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当前正处于我国大飞机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航空公司义不容辞全力支持国产民机起步发展,已下单采购C919干线飞机约1000架,ARJ支线飞机690架,厦航集团也引进了ARJ机队,以需求牵引国产民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正是得益于民航的需求引领,让老百姓“尽快坐上国产大飞机”。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航业通过持续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能够发现需求、满足需求,还创造了新的需求,实现“帮助更多的人行走天下”。中国民航还在进一步探索,比如空铁联运进一步打通民航和高铁的运输网络、销售网络、服务网络,实现全网“一次购票、一道安检、一证通行”,进一步激发旅客出行需求。比如建强福建国际航空枢纽,利用好东南亚-东北亚、东南亚-北美、东南亚/澳洲-欧洲等三大国际主航路交汇点的优势,把这些国际中转旅客吸引过来,就能把福建的国际航班扩大几十倍,进一步把内需更好地带动起来。(全国政协委员,厦门航空董事长、党委书记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