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防台防汛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探讨与建议
摘要
机场防台防汛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航空运行安全大局,需要各单位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但是,当前部分机场对防台防汛工作“点”、“线”考虑较多,“面”上考虑较少,尤其是对于“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等活动理解不到位,缺乏系统思维,容易出现任务布置缺项、处置活动缺失等情况。鉴于此情,首先厘清了“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各类活动内涵,继而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梳理各类活动的主要任务,并给出相关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可作为机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的基础和指导,以更系统、更全面的开展相关防台防汛工作。
关键词:防台防汛;机场;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尤其进入到夏秋季节,台风灾害、暴雨洪涝成为尤为常见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对机场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营带来重大影响,如2021年的“720郑州特大暴雨”、2021年的“烟花”台风、2018年的“山竹”台风等。尤其是台风灾害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具有影响范围大、危害程度大的特点,可能摧毁或吹倒各种建筑物、设施设备、树木、指示标牌等,带来强降水导致道路、河流积水,进而危害人员生命安全及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目前,各个机场均高度重视防台防汛工作,制定了较为详实周密的各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但是总的来看,“点”、“线”考虑较多,“面”上考虑较少,尤其是对于“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等活动理解不到位,缺乏系统思维,容易出现任务布置缺项、处置活动缺失等情况。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在厘清和介绍“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各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梳理各类活动的主要任务,并给出相关工作建议,以支持机场更好地开展相关防台防汛工作。
一、各类活动的内涵
根据《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GB/T26376—2010),各类活动的定义和内涵如下[1]:
备灾,是指灾害发生前开展的风险调查与评估、机制建设、预案制定、应急演练、物资储备、装备和通信保障、教育培训、社会动员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防灾,是指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减灾,是指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灾害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抗灾,是指灾害发生期间,为抗击或抵御灾害,紧急采取的抢险、抢修、救援等一系列应对工作。
救灾,是指灾害发生后,开展的灾情调查与评估、物资调配、转移安置、生活和医疗救助、心理抚慰、救灾捐赠等一系列灾害救助工作。
台汛期间,机场除了做好防台防汛的监测预警工作外,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应迅速进入防台防汛防范状态,周密部署开展相关防台防汛措施,做好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加强责任区域的巡视,落实落地各项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措施。
二、“备灾”工作的梳理与建议
机场防台防汛的备灾活动主要包括明确责任区域、巡检物资设备、组建应急队伍等工作。
(一)明确责任区域
机场应明确防台防汛责任区域的划分及责任管理单位,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重点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飞行区、灯光站、导航台站、航站楼、廊桥、控制区通道、机库、各类仓库、供电站、各类机房、停车场等区域。
(二)巡检物资设备
每年汛期前,机场防台防汛管理部门应组织各单位依照物资储备标准和实际需求对防台防汛物资进行检查清点,及时购置补充,对相关设施设备提前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处于适用状态,并适时对相关设备与物资进行补充、发放和调配。
防台防汛物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1)专业物资:挡水沙袋、铁镐、铁锹、潜水泵、铁马、柴油吸水泵、吸水机、水带、应急小推车、拖线盘、柴油发电机、飞机系留绑带及固定材料等。
(2)救生物资:雨鞋、雨衣、雨伞等。
(3)警示设备:标识牌、警戒线、路锥、探照灯、安全警示带、手电等。
机场应建立详尽的防汛防台物资设备管理制度,对物资设备的放置地点、数量、状况进行检查和清点,同时确保全体人员明确自己所负责使用的物资放置点和使用方法。
(三)组建应急队伍
机场防台防汛管理部门应组织各单位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进行编队管理。
各单位应组织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参加有关防台防汛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防台防汛应急演练。
三、“防灾、减灾”工作的梳理与建议
机场收到可能影响本场的台风、规模以上降水的预警信息后,应立即组织开展相关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报告密切监控,航空器防范,飞行区内相关防灾、减灾措施,航站楼相关防灾、减灾措施,公共区相关防灾、减灾措施,在建工程项目相关防灾、减灾措施以及其他必要防范措施等。
(一)密切监控
机场运行管理部门应积极向空管单位、政府气象部门了解台风、暴雨等天气预报和实况信息,密切关注机场周边河网水位情况,及时向各单位通报最新天气信息。
防台时,在台风登陆前应注意了解可能登陆地域及最大可能的登陆地点、预测本场受影响的时间段、时间段内主要天气现象;台风登陆后应注意了解登陆的地点、时间、强度以及未来12小时路径、强度变化等。
(二)航空器防范
机场、航空公司或代理部门根据台风、暴雨洪涝情况,视情采取以下全部或部分防灾、减灾措施:
(1)机场相关部门做好各类航空器转场、系留的沟通和协调,必要时发布不接受的航行通告。
(2)机场相关部门收集掌握停场航空器的抗风标准,确认锚点覆盖沥青是否清理并处于可用状态,协调航空公司做好停场航空器的地锚位分配。
(3)航空公司或代理部门根据航空器抗风标准,对未转场的航空器进行系留、加固,并加强对停场航空器系留情况的监控。
(三)飞行区内相关防灾、减灾措施
飞行区管理部门及在飞行区内运作的单位,应根据台风、暴雨洪涝情况,按照各自责任划分视情采取以下全部或部分防灾、减灾措施:
(1)对灯光站、助航灯光系统、高杆灯、对讲机系统、机房、机坪锚位、飞行区排水系统、发电机、停车库、航材库、货站、仓库、办公场所、雨棚、卷帘门等重要设施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加固、清理,必要时提前做好防汛、防风工事。
(2)加强飞行区巡视,密切关注飞行区排水是否通畅,灯光站电缆沟、敏感区、导航设备临界区的积水情况;当积水超过安全运行要求时,及时关闭设备,并发布航行通告。
(3)密切关注机场外围河网的水位情况,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动。
(4)做好本单位机坪可移动设备的系留、固定或转移,并加强巡视,防止设备受损或对航空器、人员造成伤害。
(5)加强机坪作业FOD防控工作。
(6)根据风力,做好高杆灯下降和固定工作。
(7)各单位对所属用房及配套设备、排水管道进行检查,及时关闭无人值守用房的门、窗,切断未使用设备的电源、开关。
(8)转移、疏散或撤离易遭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与重要财产,并给予妥善安置。
(9)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遭受灾害危害的工作、服务场所。
(10)对工作车辆进行检查,尽可能补足燃油。
(11)其他必要的防灾减灾措施。
(四)航站楼相关防灾、减灾措施
航站楼管理部门及相关驻楼单位,应根据台风、暴雨洪涝情况,按照各自责任划分视情采取以下全部或部分防灾、减灾措施:
(1)加强对航站楼所辖设施设备及附属物的巡视、检查,必要时提前做好防汛、防风工事;对所属用房及配套设备、排水管道进行检查,及时关闭无人值守用房的门、窗,切断未使用设备的电源、开关。
(2)对廊桥采取下降措施,并加强对廊桥的监控和巡视,必要时对廊桥采取系留措施。
(3)通知航站楼商家及承租人做好防台防汛准备,注意人员出行安全。
(五)公共区相关防灾、减灾措施
公共区管理部门及相关驻场单位,应根据台风、暴雨洪涝情况,按照各自责任划分视情采取以下全部或部分防灾、减灾措施:
(1)加强对供水站、污水泵站、应急电源车、供电站、供暖(冷气)设备、变电站、排水管道、办公场所、仓库、配餐楼、广告设施、停车场、树木、收费站等设施设备及附属物的巡视、检查,必要时提前做好防汛、防风工事。
(2)密切关注积水情况,加强对低洼区域(办公楼、户外供配电设施、停车场、地下车库等)的巡视、检查,检查地库雨水排水系统、地库坡道地沟挡水,测试排水设备设施是否正常,邻近的排水设施是否正常;必要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漏电、触电、设备损坏等不安全事件,对积水路段采取排水措施;必要时组织转移位于低洼区域的车辆;必要关闭停车场等低洼区域场所。
(3)对楼宇的易损件和重点部位进行拆除或加固,清理屋面、平台的污物、杂物以及或室外堆放的物品;拆除或加固室外搭建物,移除放置在室外窗台上的花盆等物品,防止大风引起高空坠物;对风口、路口、新建绿地以及易倒伏的高大树木等进行修剪、绑扎、加固等;加强低洼地区和仓库、堆场的防汛设施和准备,检查排水管道设施,防止内涝。
(六)在建工程项目相关防灾、减灾措施
在建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部门应根据台风、暴雨洪涝情况,按照各自责任划分视情采取以下全部或部分防灾、减灾措施:
(1)加强在建工程项目的检查,组织人力加固、转移各类工程机械,确保施工工地的安全;必要时,及时停工停产。
(2)对在建工程项目应急物资装备器材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储备,确保处于可用状态。
(3)在建工程项目落实工程区域房屋、围挡、路牌、施工构筑物、吊装设备、模板支护架、脚手架等加固防护情况,加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4)在建工程项目对工程区域排水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排水通畅。
(七)其他必要防范措施
(1)机场各单位要通知员工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员工及家属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失。
(2)机场各单位应根据台风、暴雨等影响区域、预计持续时间等,视情调整员工工作时间、方式等。
(3)机场各单位应利用微信群、手册、报刊等多种形式对员工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知识普及教育,宣传科普知识,指导员工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防台防汛。
(4)为防止关键设备故障,相关单位应不间断进行设备巡检、防护、抢修,保障设备运行正常,保障机场运行,如出现故障等问题,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协同处置。
(5)根据灾害预警等级,高预警等级时,机场各应急队伍处于应急值守状态;消防、急救、公安要处于原地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四、“抗灾、救灾”工作的梳理与建议
台风灾害、暴雨洪涝发生期间,机场为抗击或抵御灾害,在保证救援人员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视情紧急采取以下全部或部分抢险、抢修、救援措施[2-3]。
(一)抢险救援
如台风、暴雨等严重威胁旅客及员工人身安全或已经造成人员被困或发生人身伤害的情况,受灾单位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协助消防、医疗救援队伍营救和转移受困人员,并对危险区域设置醒目危险警示标志,确定应转移或加固的设备或设施,组织相关人员安全转移疏散至避险地点,避免再次发生人员受困或伤亡事件。相关单位应尽力为转移出人员准备足够的干粮、矿泉水、手电筒和临时帐篷等生活应急用品,必要时请求支援。
如发生建构物受损、倾倒或倒塌,受灾单位应在保证救援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开展现场查勘,对于局部一般受损情况联系外部抢修单位采取加固或堵漏等措施,对于受损严重的通知使用单位组织人员疏散和物资撤离。
如发生户外广告牌、大型绿化倾倒或不稳固等情况时,相关单位应及时联系物业或绿化养护单位,组织抢险队伍赶往现场,在周边拉设警戒线,根据现场处置条件采取清障、转移等措施。
(二)严重积水
受灾单位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调配抽水泵、排水管、雨衣、胶鞋等物资赶赴积水现场开展抽水作业,畅通排水口,建立备份排水通道,主要出入口设置沙袋围挡,控制外部积水倒灌。
受灾单位应根据积水情况,提醒积水区域使用单位转移重要设施设备,疏散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切断电源预防次生灾害,及早对所辖停场车辆予以转移,安排车辆做好物资和人员的输送。
(三)供电、供水、通讯中断
如台风、暴雨等造成相关区域供电或供水中断,受灾单位应在组织查勘后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备份电源或水源,并向供电、供水单位报修,视情采取局部停电、停水措施。
如台风、暴雨等造成相关区域通讯中断,受灾单位应及时报修或组织抢修,优先保障应急抢险和航班生产工作需要。对于固话和移动通讯信号故障向营运商报修的同时,应及时启用对讲设备开辟紧急通讯工具。
(四)道路封闭或堵塞
如台风、暴雨等导致涉及航班保障、应急救援的道路封闭和堵塞时,受灾单位应积极组织抢险救灾队伍配合政府救援队伍实施抢修或疏导工作,同时视情积极开辟备份路线,尽力保障运输顺畅。
(五)防疫消杀
机场在防台防汛期间,应发布防疫通知,组织做好灾后对受灾区域的清洁、消毒、杀虫等防疫工作;并积极向员工宣传灾害期间的卫生防疫知识,重点宣传传染病防治、灾后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等知识,增强员工灾后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防止传染病疫情发生。
五、小结
机场防台防汛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航空运行安全大局,需要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本文以“备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为核心提出的若干工作建议可作为机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的基础和指导,以更系统、更全面的开展相关防台防汛工作。
参考文献
[1]GB/T26376—2010,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S].北京:中国标志出版社,2011
[2]张硕.基于物元可拓的机场飞行区防汛保障水平评估[J].民航管理,2019,9:47-50
[3]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防汛抢险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本文刊发于《交通企业管理》202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