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复苏!2024年国际客运年底有望恢复至历史峰值80%
民航资源网2024年3月27日消息: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2024年我国民航国际客运市场预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民航局表示,2024年航空出行需求端将从2023年的恢复式增长转变为自然性增长。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企稳,也反映了商旅需求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国际航线的进一步恢复。
据民航局预测,到2024年底,我国国际航班每周达6000班左右,国际客运市场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约80%的水平,这将是国际客运市场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同时,今年以来我国民航开局良好,1-2月份全民航国际旅客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完成926.4万人,同比大增706.8%。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民航国际客运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国际客运市场呈现积极向好趋势
今年以来除了航班和旅客运输量的有序恢复,我国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的共通航国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国际定期客运航班共通航64个国家,其中“一带一路”国家48个,占比达到75%。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英国、意大利、新西兰、土耳其、卡塔尔、埃及和孟加拉国等22个国家航班量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新增科威特、卢森堡、坦桑尼亚、塞尔维亚、巴布亚新几内亚5个通航国家。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在推动国际航线恢复的同时,也在积极优化航线布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空合作。
今年夏秋航季本身就是旅游旺季,叠加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假期有力因素,进一步促进航班量的显著增长和国际时刻的有序恢复。
根据CADAS分析师团队数据显示,2024年夏秋航季(3月31日-至10月26日),我国国际及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的77%,国际航线平均周量为13350架次,同比2019年下降23%;国际/地区恢复率方面,赴沙特阿拉伯等国航班量超过2019年同期;国际出港航班目的地区域中,东南亚航班占比(45%)最大,其次为东亚(34%)。
另外,CADAS分析师团队分析,从区域来看,2024夏秋航季全国国际客运航班仍以东南亚为主,飞往北美洲、中亚区域的航班量增长较明显。换季后,中美双方航空公司共可运营每周100班定期客运航班。另外东南亚周航班量达到6064架次,同比19年夏航季下滑26.5%。对比19年夏航季,全国往返非洲、西亚、中亚地区航班已超19年同期水平,同比19年夏航季分别为13.3%、7.2%、0.2%;热门国际城市分别为曼谷、首尔、东京,周航班量分别同比19年夏航季分别为-19.6%、-5.5%、18.1%。
根据去哪儿数据显示,2024夏秋新航季从国家来看,飞往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英国、意大利、新西兰、土耳其、卡塔尔、埃及等22个国家航班量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飞往欧洲的航班量尽管尚未完全恢复,但新航季也新开了北京飞往布达佩斯、雅典、日内瓦等城市的航班。
国家政策助推国际市场恢复
总体来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推动民航国际客运市场恢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简化签证和出入境政策等措施,我国不仅提升了国际航空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国际游客来华旅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2023年,中国民航局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民航部门签署共建“空中丝绸之路”谅解备忘录。这一重要举措不仅深化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也为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民航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与125个签署航空运输协定国家均已恢复疫情前双边航权安排适用,标志着我国在国际航空领域的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同时,中国民航局还积极推动中美民航合作项目(ACP)、中欧民航合作项目(APP)转型升级,以适应全球航空市场的新变化。完成中瑞航空安全协定及适航实施程序签署,进一步增强了中瑞两国在航空领域的互信与合作。此外,在香港联合举办的系列展示活动,也为国产民机及民航科创产品走向世界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简化签证和出入境政策方面,今年3月1日起,中泰两国开始实施针对两国公民的永久互免签证安排。这一举措将极大地便利了两国人民的往来,促进了旅游、商务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接下来,在2024年3月14日至11月30日期间,中国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六个国家持普通护照的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朋友圈”,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促进国际旅游市场的复苏与发展。此外,自3月31日起,中美往返客运航班数量也将从每周35班增加到50班,按照航权对等原则,共同增班后,中美两国航司每周运营的中美往返航班合计将达到100班。这将极大提升中美两国之间的航班运力,满足更多旅客的出行需求,进一步促进两国的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
截至今年3月初,我国已同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并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为国际游客来华旅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此外,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便利,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开放与包容态度,也为我国入境游市场的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民航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我国国际民航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国际民航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在市场需求方面,旅客对航班时刻、服务质量、票价水平等方面的多元化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在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方面,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等因素都可能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随着全球竞争格局日益激烈,更加加剧了国内外航司之间的市场竞争。
应对策略与建议
有资深民航业内人士建议,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旅客体验方面,面对旅客对航班时刻、服务质量、票价水平等多元化要求的提高,航空公司应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例如,通过AI和大数据分析旅客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优化航班时刻,提高准点率,加强客舱设施的升级和维护,提升旅客舒适度。此外国内航空公司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并且积极推动绿色发展,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另外在国际合作方面,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空合作,扩大共通航国家数量,增加航班量。另外对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政府和航空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和分析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修改过程,为市场发展争取更多有利政策。
此外我国客运市场存在国际航点数量不足、国际中转比例不高的明显短板。在优化航权安排方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占芬分析,目前国际航线的恢复面临的挑战既有供给侧也有需求侧,从供给侧看,主要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航权仍未完全恢复,且与2019年的供给水平差距较大,制约了航线航班的恢复,从而影响相关市场的恢复。从需求侧看,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国际经贸下行、人民币贬值、发达国家通胀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旅客的旅游消费能力都受到一定削弱,出入境需求均受到影响。下一步,可“小步快走”,持续提升相关国家的航权供给水平。同时,当前签证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恢复较快,可结合出入境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航权优化航线网络,提升入境需求匹配能力,促进市场更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