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民航业回顾和2013年展望
必须看到,行业结构变革推动了自第二季度以来航空公司财务业绩的改善,这也是今年航空公司财政业绩如此“亮眼”的根本原因所在。
2012年,尽管油价高企,世界经济整体放缓,但全球航空运输业表现仍然超出预期。
从财政业绩上看,虽然全球GDP增长率接近2.0%的“失速速度”(stall speed),油价达到109.5美元/桶,但全球航空公司今年净利润仍然达到67亿美元,保持了与2006年相似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油价约为45美元/桶,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0%。
从航空安全角度来说,截至11月30日,全球航空运输业每百万航班事故率仅为0.19,即每530万航班才有一次事故发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4%,与历史上最高的航空安全水平持平,为近10年来最佳。
财政运营 结构调整加强“开源节流”
必须看到,行业结构变革推动了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的航空公司财务业绩改善,这也是今年航空公司财政业绩如此“亮眼”的根本原因所在。
例如航空联盟成员航空公司在一些特定黄金航线联合经营,带动了规模经济效应,并为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由于缺乏创业资金,行业新进入者数量锐减,再加上一些航空公司破产,这些因素促进了行业结构的改善,提升了航空公司运营效率和增加了航空公司的收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区的航空公司表现各有不同。
北美航空公司预计2012年净利润为24亿美元,比2011年17亿美元的利润有所提高,这主要得益于近期行业整合所带来的资产利用率的显著改善。息税前盈利率为3.4%,在所有地区中名列前茅。
欧洲航空公司将实现盈亏平衡。与2011年相比,亏损了4亿美元。欧洲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仍然最疲软,息税前利润率为0.6%。
亚太航空公司净利润将达到30亿美元。该地区的利润总额在各地区中最高,息税前利润率为2.9%,仅次于北美航空公司,居第二位。与2011年亚太地区航空公司盈利54亿美元相比,今年该地区航空公司的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因为目前该地区正遭受货运市场疲软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压力。
中东航空公司将实现8亿美元利润,与2011年实现的10亿美元利润相比,略有下降。虽然该地区作为远程航线中转枢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但其业绩却受到了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拉美航空公司净利润将达到4亿美元。今年,该地区航空公司的财政业绩主要受更加稳健的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推动,部分归因于扭转巴西亏损局面的行业整合工作。
非洲航空公司将实现盈亏平衡。虽然非洲经济正在迅速增长,但该地区的航空公司当前却正受到几大不利因素的困扰,包括远程航线上的激烈竞争、高成本结构和抑制非洲地区内部航路发展的监管制度等。
展望明年,业内人士预计,航空业仍将面临艰难的一年。国际航协预计,全球航空运输业净利润将提高至84亿美元,净利润率为1.3%。
不可否认,对航空公司财政业绩影响最大的就是全球经济增长率和油价的变动。预计2013年,全球GDP微幅增长至2.3%;航油价格将出现小幅下落。
在这种情况下,预计2013年客运需求将增长4.5%,客运收益预计将下降0.2%。与此同时,预计货运需求将增加1.4%,但由于货运运力过剩,可能导致收益下降1.5%。
并购整合 唱响行业“主旋律”
航空运输业作为规模效应很明显的行业,从来都不缺乏“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和“抱团取暖”的故事。
自去年美国联合航空和大陆航空宣布合并后,今年这两家航空公司继续进行内部整合重组过程。虽然这过程中两家公司的IT系统整合出现过问题,但航空公司的整合从来都不简单。
该公司CEO石志辉坚称:“运营航空公司同航线网络规模息息相关。通过合并,我们打造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线网络的全球性航空公司。与此同时,我们还因此增加了收入,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并购效果。”
随着美联航和大陆航空的整合逐渐走向尾声,美国航空要与合众国航空合并的消息,则甚嚣尘上。这不难理解,美国航空一度是美国航空业的“龙头老大”,但由于联合航空和大陆航空的合并以及达美航空和西北航空的合并,使新美联航和新达美航分别成为美国第一大航空公司和第二大航空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航空不得不考虑自己寻找“同盟者”的选择。
有消息称,美国航空公司与合众国航空公司合并的消息最早可能会于明年1月宣布。一旦这两家公司合并,将成为美国最大的一家航空公司,旗下干支线飞机将多达1500架,员工人数将超过12万。
并购整合的浪潮不只席卷了美国。今年6月,智利航空公司宣布,以股票互换的交易方式收购巴西塔姆航空公司。完成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值预计达到130亿美元,将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市值最大的航空公司。
不仅如此,由于合并前这两家公司分属不同的航空联盟,智利航空属于寰宇一家,巴西塔姆航空属于星空联盟。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有望于明年决定加入寰宇一家,而这必然会对三大航空联盟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欧洲,英国航空自从宣布和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合并以来,整合效果一直不理想。受西班牙航空的拖累,今年前9个月,英航母公司国际航空集团(IAG)运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51亿欧元骤减至1700万欧元,跌幅为96%。英国航空实现的2.86亿欧元运营利润完全被西班牙航空2.62亿欧元的运营亏损所抵消。
为此,IAG的CEO威利·沃尔什决定,要对伊比利亚航空裁减4500名员工,占总员工数的22%。这将成为西班牙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沃尔什对此表示:“伊比利亚航空的表现继续令人感到担心,因而我们宣布了此项重组计划,旨在使该公司经历一场长期的结构调整。”而这自然招致了伊比利亚航空工会的强烈反对,引起了劳资关系的紧张,工会甚至威胁要罢工。
除了伊比利亚航空之外,IAG今年还从汉莎航空手上收购了连年亏损的英国BMI航空,大幅提升了其在伦敦市场的份额,尤其是增加了其在希斯罗机场的航班时刻,为其增开新兴市场的直飞航线铺平了道路。但其能否与BMI航空取得预期中的并购效应,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此外,该公司还在考虑收购西班牙廉价航空伏林航空,以便有效应对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强劲竞争,并同时给其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远程航线输送客流。
今年,除了这些全资收购完全合并以外,还有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航空公司竞相进行跨洲投资,买卖股权,加强自身在全球一些黄金航线和新兴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例如新加坡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增持维珍澳大利亚航空的股份,以增强在袋鼠航线上的竞争优势;达美航空从新加坡航空购买后者所持有的维珍大西洋航空49%的股份,提升其在北大西洋航线(欧洲至北美航线)的市场份额。
同时,近年来随着印度和拉美地区等新兴经济体航空需求迅猛增长,也引来了一些外来投资者的关注。例如拉美协同集团(哥伦比亚中美洲航空公司主要持股者)就打算竞标购买葡萄牙航空的股份,后者因为经营不善,葡萄牙政府希望将其私有化,对外出售其股份。而阿提哈德航空也正在与印度的翠鸟航空和捷特航空谈判,希望就入股一事达成协议。
移动互联网 旅客享受“无纸化”飞行
近年来,PC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阶段,用户和流量增长都开始停滞。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宽带飞速发展,高性能的智能移动终端日益普及。而这也正在改变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旅客的出行模式,这一点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2年,航空公司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总是网络携身的旅客”。“没有一定之规,人们的行为习惯各不相同。旅客也许在工作时间使用的是台式电脑,晚上回家用的是平板电脑,路上用的是智能手机。”
事实上,自进入“移动互联网年”起,航空运营商就分成了两大阵营:一大阵营将发展移动客户端视作成本负担,而另一大阵营将发展移动客户端视作带来机遇的风险投资。今天,事实已经把两种声音统一起来,忽视移动客户端运营的航空公司,也许注定要被同行甩在身后了。
根据今年6月国际航空电讯集团(SITA)发布的航空公司IT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6月~2012年6月,航空公司通过手机移动客户端销售的机票数量从去年占总销售额的18%,上升到约30%。
业内人士预计,一旦在线旅行社和元搜索网站的业务臻于完善,通过智能手机移动客户端销售机票,业务量还会有质的飞跃。
为此,航空公司越来越重视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发,但他们迫切地想要获得回报。艾玛迪斯产品开发、销售和电子商务平台副总裁丹尼斯·拉克鲁瓦表示,移动互联网战略是经营成本之一,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成本控制。
除了利用移动客户端销售机票外,航空公司正在根据旅客的需求,不断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国际航空电讯集团(以下简称“SITA”)发布的2012年“SITA/世界航空运输旅客自助服务调查”显示,航空旅客希望能更多地自主操控旅程,希望获得更多自助服务和移动应用来减轻旅行的压力。
调查显示,目前有70%的旅客携带智能手机,旨在通过手机获取自助登机和航班信息更新等服务。
数据显示,现在有3%的旅客使用智能手机值机,但是航空公司方面却计划到2015年,有1/6的旅客能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值机。为此,他们纷纷对自己的行程管理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应规划。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毫无疑问,在移动互联网科技上的投资,终将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