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规范机票代理市场须把好几重关

2020-03-20 16:28 admin

我来说两句(0)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分享到新浪微博

  近来,一起涉及上百名旅客和数十万元票款的“消失的机票”事件,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这些受害旅客均在近期通过酷讯旅游网提供的“京东机票网”购买了机票,在登机时却被告知机票未付款或者已退票。而经营“京东机票网”的北京千川隆福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已联系不上,疑似已卷款“跑路”。

  这起恶性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机票代理市场的关注。近年来,民航电子客票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旅客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购买机票和办理值机,不必排队等候。然而,与纸质机票相比,作为购票凭证的电子客票行程单更容易伪造、篡改,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针对电子机票的不法行为花样不断翻新。因此,进一步规范机票代理市场,是维护广大旅客权益、提高民航管理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加大对机票代理市场的监管力度是杜绝上述恶性事件发生的最重要手段。近年来,民航相关机构对机票代理行业的整治和规范从未停止。根据民航局《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管理规定》,代理人的资质要受到严格的审核。中国航协还成立了虚假行程单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虚假行程单和代理人市场专项整顿。然而,在网络时代如何对机票代理商进行有效监管?除了正规票务代理公司外,对于大量没有资质的机票“黑代理”如何进行进一步打击和治理?统一管理标准,提高准入门槛,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或许是解题之道。有消息称,《航空客运销售代理人服务规范》正在由民航局牵头起草中。该服务规范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对机票代理市场的监管,尤其对整治“黑代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于类似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也是治理机票代理市场的必要手段。

  在此次“消失的机票”事件中,机票代理人可以在不需要旅客确认、不需要旅客有效证件的情况下就完成退票,暴露出了“退票”环节的监管缺位。针对此问题,机票垂直搜索引擎应该加大对机票代理商的审核和监管力度。目前,酷讯旅游网正在修改网上跟踪系统,准备将出票和退票的环节一并纳入监管视线。

  机票代理市场的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消费者在购票时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黑票代”的骗术主要有三种:一是先订票,收到票款后再退票。此次“消失的机票”事件就是一例。二是设立钓鱼网站。这种山寨网站的页面做得与正规机票销售网站一样,一般会以较低的价格诱惑消费者。当消费者付完票款后,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三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机票代理商先从航空公司拿到低价票,但是会打印出一张高于实际价格的假行程单,再以假行程单上的高价将机票卖给旅客,从中赚取差价。为了避免上当,消费者应该尽量选择到航空公司官网或者具有中国航协认证资质的机票代理商处购买机票,对于超低价机票要格外小心,对于银行汇款或转账的要求要提高警惕。此外,旅客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检验机票的真伪以及价格,比如可以登录中国航信的信天游网站,或者拨打相应航空公司的客服电话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机票代理市场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变革。2010年,法荷航提出对中国机票代理商实行“零代理费”,引发了对于我国机票代理商未来生存发展道路的思考。目前,我国机票代理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帮助航空公司销售机票所获得的佣金。而在欧美民航业发达国家,很多航空公司给机票代理商的佣金为零,代理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高服务品质,提供包括会务、酒店、租车等打包的航旅产品。

  目前,我国航空公司在大力提高自身的营销能力,加大机票直销力度,对于机票代理商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小。长远来看,我国的机票代理发展方向应该也和国外一样,为旅客提供个性化差旅管理服务,成为综合商旅管理服务提供商,这将带动机票代理行业的新一轮洗牌,导致优胜劣汰,规模小、资质差的代理商将被淘汰。随着这种新局面的出现,机票代理市场将越来越规范,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