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增值税利好民航业 三大航利
温家宝7月25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从8月1日起到今年年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将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市。2013年将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财政部副部长李勇7月20日披露,财政部正稳步推进民航运输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进程,将对地方民航运输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航空业人士测算,若“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广,则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按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年报测算,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的营业利润将至少上升38.6%,税后利润上升约25.8%;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的营业利润将至少上升50%,税后利润上升约43.5%;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的营业利润将至少上升50%,税后利润上升约31.5%。
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分析师李宁向记者透露:“营业税改增值税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其核心问题是税权分配,需要重新设计整个分税制。增值税、营业税共存的局面,存在重复征税、出口不能退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等问题。”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于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在现行增值税17%的标准税率和13%的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的两档低税率。李宁表示:“营业税改增值税在上海改革试点时,部分企业的税负增加的状况。对此,上海市采取折中的方法,将税负增加的企业的税率进行了下调。”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指出,增值税制度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利好程度取决于毛利率、可抵扣成本比重、进项/销项税率等三个指标。在短期盈利影响方面,铁路正面,公路偏负面存在较大的政府补贴可能,对物流小幅负面影响。预计对公路行业盈利年化负面影响约为1%-7%,主要由于税率从3%的营业税上调至了6%的增值税,但成本可抵扣项较少所致。同时对上市物流公司受试点带来的盈利测算,平均会有2%的小幅盈利负面影响。
改革的中期正效应开始显现,可抵扣项逐步增加使得税赋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强。中期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并提升行业盈利能力,若参照上海情况,在目前经济疲软、产能过剩、行业散乱和税收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对于行业盈利水平将是先苦后甜的过程。由于税收试点范围和区域扩大,使得物流企业可抵扣进项税增加,进而降低税费成本,提高利润率水平。长期来看,利于行业格局优化,对微小企业由5%的营业税改为3%的增值税,鼓励小型企业发展的意图非常明显。未来,下游客户将业务外包给物流或供应链公司,外包给细分市场具备优势的专业小型公司,提高整体链条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格局有望出现。如果税率能够下调并且同意,则将给行业超预期的发展机会。
中金指出,税改的作用更像是催化剂,目前库存压力下物流周转的放缓将影响企业盈利增速,目前行业17倍估值水平已经反映了较高的增长预期,业绩瓶颈将影响上市公司进一步的股价表现。
最终,税制改革影响对运输企业基本确定是负面的,无论试点区域或范围如何扩大,税费制定过高,都将侵蚀运输企业盈利。根据中国物流联合会调查,实行增值税后,实际增值税负担率达到了4.2%。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即使运输企业全额转嫁税费上涨,仍有较大收益,利于外包。增值税改革将使得物流下游行业得到11%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额度,也就是说使得购买成本同比降低了11%,使其他行业有动力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上海财大财政系教授胡怡建此前测算,增值税改革试点若向全国推广,将涉及4000亿元的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