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闻]海航20周年:5月2日重温首航 高管将化身空乘
2013年5月2日,海口至北京,HU7181航班。海南航空董事长、总裁等几位公司高管将化身空乘,走进客舱为旅客服务。20年前的5月2日,同样是海口至北京,同样是HU7181,海航创始人、现已担任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陈峰登上公司的首个航班,亲自为旅客送开水。
荏苒二十年,与1993年只有百余名员工、2架飞机的情况相比,如今的海航规模已翻了数番,海航集团旗下的15家航空公司已经拥有超过400架飞机,员工超过10万人。
是什么力量让海航这家设立于海岛、艰难起步的企业发展到如此规模,是什么环境为海航这个时代的先锋者孕育出腾飞的土壤,是什么精神使得海航人持续20年奋斗、勇往直前?在海航成立20周年前夕,本报记者深入海航,探寻答案。
1990年前后,中国最南端、成立较晚的省级行政区、也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在蜂拥而来的淘金客大潮中炙手可热。然而,它的经济发展却被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困扰,受地理条件限制,海南省对外交流主要依靠航空,但航班数量却与需求不相匹配。为了化解这一难题,海南省决定兴办自己的航空公司,曾在原民航总局任职的陈峰受邀南下,担任海南省省长航空事务助理。
和开放的环境相比,海南省自身财力在当时颇为单薄,所能拿出的只有区区1000万元启动资金,在资金高度密集的航空业,这些钱连一个飞机翅膀都买不到。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92年,国家体改委出台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办法,资金密集型和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都被列为试点范围之内,航空运输业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海航抓住机遇,向海南省政府提出实现股份制改造的设想。
航空市场的火暴,海南投资环境的热烈,让进行定向募集资金的海航一举拥有了2.5亿元股本金。靠着这笔钱,海航从交通银行获得了购买飞机所需的第一笔贷款。
1993年5月2日,喷绘着美丽小鹿航徽的海航班机,从海口首航北京。和海航创办前后成立的多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之初选择的大都是飞支线,而海航为何直接发力干线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国内经济发展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在这样的浪潮中大家都有冲动,能猛一点就猛一点。”海航成立时即加入公司,目前担任海航航空董事长的王英明这样说。
海航之猛还在于它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说起海航发展史上广为流传的十进华尔街的故事,陈峰告诉记者,在我们讲述了海航以1000万元起家当年实现盈利的故事,并回答了投资者的300多个问题后,海航很顺利地获得了索罗斯的投资。
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海航初始的航线网络只能以海南为原点,面向大陆呈扇形步铺开,由于当时国内市场已经有20多家航空公司,海航从1995年开始实施“毛细血管”战略,以小飞机耕耘支线市场。比其他航空公司更早关注这一蓝海,使得海航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海南金融业萧条的不利环境下,依然年年实现盈利。
然而扇形网络格局的劣势非常明显,很容易受到冲击,海航把目光放到了岛外。2000年是海航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海航集团正式成立,开启了从单一航空走向集团化运作的序幕。对长安航空公司的重组,是民航总局公布航空运输企业重组方案后的首次地方航空公司重组,利用长安航空的西安基地以及2001年重组山西航空获得的太原基地,海航初步完成了自身的支线网络布局。而对海航最具战略意义的莫过于对新华航空的重组,后者拥有的北京、天津基地及与之相连的航权、航线,使海南航空从一家地方航空公司跃升至全国性航空公司之列。
在海航紧锣密鼓开疆拓土的同时,国内民航业也在酝酿着一轮深刻变化。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民航体制改革方案》,深化民航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重组运输航空公司,国内9家骨干航空公司重组为3家。业界普遍认为,正是海航预见性的布局,为自身在新市场环境下争得了一席之地。
发挥体制优势
化解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在收获规模网络扩张喜悦的同时,海航也不得不面对摊子大了的经营管理压力。彼时的海航运营不到8年,短时间内向3家新兼并的航空公司派出管理人员的难度可想而知。
现任海航航空董事长、海航集团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王英明说,规模再大,安全的高压线不能碰。面对压力,海航创造性地提出了4家航空公司合并运行的解决方案,并获得原民航总局批准。在创业至今的连续20年里,海航始终保持着优秀安全纪录,在德国专业航空杂志《Aero international》2012年公布的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榜单上,海南航空排名第5,成为中国内地排名最高的航空公司。
王英明说,海航的优秀安全纪录主要取决于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和科学前置的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航空业发展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要素,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