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闻]青岛航空揭牌 地方政府力推航企“上天”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天(13日)了解到,由山东当地民企、青岛市政府以及国航旗下山东航空共同投资设立的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意味着山东省也诞生了首家以城市命名的本土航空公司。
“青岛航空”是由南山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航空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金10亿元。南山集团现金出资人民币5.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5%;青岛交通发展集团现金出资人民币2.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5%;山航以飞机作价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0%。
目前,南山集团旗下拥有铝业、纺织服饰业等多个产业,还拥有一家南山公务机有限公司,是山东区域最大的公务机运营商。成立青岛航空,也意味着南山集团的航空产业从公务机运营领域拓展到了公共运输领域。
目前青岛航空已经向民航局递交了筹建资料,正在等待筹建审批,公司计划2014年3月开飞,规划2014年-2020年6年间引进51架现代中型客机,达到中等规模航空公司水平。
正在进行筹建的地方航企,并不只有青岛航空一家。
中航工业旗下的幸福航空就与合肥市政府签署了合肥市航空的组建协议,希望打造合肥周边650公里范围内的航空交通网络。
而率先在国内开创了“地方政府与航空公司合作模式”的海航集团,更是与福州市政府共同发起组建了福州航空公司,同时与乌鲁木齐市和黑龙江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筹备组建乌鲁木齐航空和黑龙江航空。
最近几年来,海航已经陆续引资北京、重庆、云南、天津、海南等地方政府旗下企业,成立了包括首都航空、西部航空、祥鹏航空、天津航空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
“受招商引资及发展地方旅游和经济的需要,地方政府都有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航空公司的情结,而航空公司引入地方政府资源后,得到的将不仅仅是现金的注资,还可能是更多政策性的支持,比如免税、土地优惠等。”民航局一位官员对记者指出,为了吸引航空公司开航线,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会用机场附近的土地代替现金补贴,此外在工商、税务等方面也会一路开绿灯。
事实上,有意投资航空业的民营资本和地方政府一直不在少数,而民航局自2007年下发的一纸“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申请”的禁令,一直没能让他们的愿望成真。
不过,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民航工作会议上,局方已明确提出对于新成立航空公司等行政许可事项,要在坚持安全规章标准的前提下,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随后,对新建航空公司的筹建申请受理审批也正式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