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闻]民航、高铁一个都不能少
2016-06-12 16:49 admin
客座率稳步上升的情况下,起降架次却负增长,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出现了“人多机少”的被动局面。为何近期航空公司对南昌增开及加密航线不感兴趣?
高铁的大众化,已经对国内航空运输产生了巨大冲击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5.15”调图后,铁路优化客车组织,灵活应对客运市场需求,大量增开了动车组(总量达2100余对),甚至开行了“红眼”高铁、高铁专列,不止在中短途客运市场与民航竞争。而高铁技术上的提升、运营经验成熟,让长途高铁的开行也成为现实,进一步与民航角逐传统市场。此次调图让铁路向市场化的进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也为旅客出行带来了更多元的选择。“十三五”是铁路建设的重要时期,高速铁路总里程将增至3万公里,可预见铁路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由于我国航空制造业的落后,以及民航基础设施的不足,比如至今还不能自主设计、制造先进的中长途民航客机,民航机场少、分布不均等,都严重影响了国内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但这绝不是我们放弃发展民航的理由。目前,我国高铁路网布局还不完善,虽然在东南部发达地区,高铁可以与航空产生正面竞争,占到不俗的市场份额。但在中西部,高铁里程严重不足,民航业仍有机会与高铁一较高下。
高铁和民航的竞争,将推动客运市场垄断格局的解体。航空公司以往依靠机票折扣等“价格战”举措,已经很难吸引乘客,而高铁再摆“铁老大”的架子也要三思而行,旅客利益能够最大化。当然,最好的结局是空铁取长补短,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协同发展。民航和铁路的竞争,绝不是一场“零和游戏”,无论其中一个如何发展、先进,都不可能完全兼并掉对方的市场。在国内高铁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民航业的扶持,引导其健康持续发展,高铁、民航齐头并进,让民众出行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