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疫政策两年来首次调整!对民航有哪些利好?

2022-03-16 10:14 admin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于15日公布。

 

  方案做出以下调整:

 

  ①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

 

  ②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根据病情确定隔离管理和治疗场所,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③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

 

  ④对中医治疗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

 

  ⑤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

 

  ⑥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项,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此外,方案指出,核酸检测Ct值大于35时,不算作核酸阳性。“之前,Ct值在0~40之间都算阳性,但研究数据显示,当Ct值大于35时,密接者也不会出现感染,所以这部分‘感染者’不具有传播能力,再把他们隔离,会涉及到更多人群以及隔离资源。”一位核酸诊断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根据过去的疫情特点,把Ct值范围设置得大一些,能够捞出来更多的感染者,更大范围和更快地阻断疫情,因为Ct值范围定得越大,检测到的阳性感染者就会越多。但在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情况下,这一手段已经不合适。国内有关研究显示,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在核酸Ct值≥35时,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密切接触者未发现被感染的情况。

 

  那么,此次调整对民航有哪些影响呢?

 

  专家綦琦认为:

 

  此次为疫情爆发以来,我国防疫政策根据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新传播特点做出的一次与时俱进的重大调整。

 

  1.将轻型病例安排在非定点医院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有利于释放大力的医疗资源。其实新冠疫情对人类影响不是致死率而是大规模爆发对公共医疗资源的严重挤兑,轻症隔离管理空间的变换将极大降低各地防疫资源投入强度;

 

  2.解除CT均值微调将推动更加精准的防控,将极大压缩隔离管理的周期,有利于释放大量保障资源,进而降低防疫政策去日常生活的影响。

 

  3.出院后14天隔离改为7天居家则体现了在不增加疫情传播风险的前提下突出人性化。《第九版》规定颁布正式宣布了我国防疫政策向常态化过渡的实质性举措开始。将对国内航空客运市场复苏和国际航空客运市场重启带来重大利好和积极预期,疫情对民航业的冲击也将随之一系列因势利导的防疫政策调整而影响降低。

 

  专家李晓津表示:

 

  对民航业有限利好,主要原因有二:

 

  1、需求侧,合理降低了预防和医治成本,特别是轻症病人,居家健康监测降为7天,可以适度提升人们出行欲望。

 

  2、供给侧,适当降低民航业的防疫成本,包括飞行、乘务等。

 

  国际航线开放已现曙光,一方面新方案更方便出行,另一方面很多其他国家都基本放开,效果还可以。值得期待!

 

  专家周华表示:

 

  国家卫健委在3月1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病例的发现和报告程序以及轻重症的隔离管理和治疗进行了优化,将新的进口和国产抗病毒药物纳入了诊疗方案,同时对解除隔离标准做出了新的规定。整体而言,新的诊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人员恢复流动,尤其对于目前很多实际处于封城或半休克的城市而言。

 

  该方案对于民航业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民航业以及相关的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领域,尽管民用飞机本身以及相关的运营流程是非常安全和可靠的,但是防疫的大环境决定了行业的恢复速度。此次新的诊疗方案的实施有助于人员有序恢复流动,同时也将促进民航和相关行业的恢复。尽管如此,新的诊疗方案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对待疫情,我们仍需保持谨慎,尤其是在防疫已经两年多的疲惫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