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闻]明智地选择航空合作伙伴
Aviado Partners航空管理咨询公司的沙基尔.亚当这样评论:合作关系帮助航空公司拓展航线网络,提高竞争力,但是合作并非都是有利可图的――甚至在它们带来更多容量的时候。
“航空公司间的合作关系将持续存在,以确保该行业的稳定性”
――沙基尔.亚当 Aviado Partners执行合伙人
就在一年前,第一个多边航空公司联盟――星空联盟,庆祝了它成立15周年,也正式确立了它作为全球最大航空联盟的地位。在过去16年间,有大量创立其他新联盟的尝试,但现在只有三家存活下来,天合联盟和寰宇一家依次为第二和第三位。
尽管星空联盟是多边航空公司联盟的先行者,它却是在一些航空公司早已发展的双边合作的概念上拓展开的,其中最著名的合作当属荷兰皇家航空和美西北航空间的。
近年来,联盟发展迅速,使得一些航空公司感觉被排除在外,而另一些则高调宣称将保持独立。联营(JVs)成为深度合作的下一阶段,使航空公司能够与反托拉斯团体就定价和航班时刻进行协调,并对那些“不在俱乐部中”的公司进一步施加压力。它起始于双边的反托拉斯联营,进一步发展成为多边联营。跨越联盟的双边到多边合作和联营是个自然的过程。
然而,故事还有更多。联盟只占到全球可用座公里数(ASKs)的60%,而联营只占到这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其他约40%的可用座公里数是在全球联盟之外的,约70%的可用座公里数在联营之外。显而易见,联盟和联营更集中于成熟的市场,比如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然而,世界上最具盈利能力的航空公司包括联盟成员,低成本航空公司和独立的全面服务航空公司。联盟成员身份能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成员本身不能保证成功。而独立于联盟之外也不是注定失败的。
所有合作关系的核心是联运协议和特殊按比例分摊协议(SPA),这些使得航空公司得以拓展航线网络,提高竞争力。它们为航空公司参加盈利性收入提供了事实上的保证。但这个行业看起来被带偏了。一项全球数据分析显示,航空公司和他们的合作伙伴间有成千上万重合的竞争性路线,提供了直达、经停一次和多次经停的选择。
传统航空公司思维认为有更多的出行之选是最佳选择。然而,竞争性路线的容量带来航空公司内部、合作伙伴间和竞争性选择间巨大的同类相食的潜在威胁。重合的竞争性路线在市场上创造了产品数量的指数级增长,这是偏离于经济逻辑的,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投资收益带来了沉重的下行压力。
航空公司开辟航线提供更快的路线和连接,从而获取市场份额。这其中总是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如果执行良好,航空公司能有选择性地参与游戏以保证它比其他的拥有更多成功,而不至于陷入收益稀释陷阱。
不幸的是,鲜有航空公司,如果确有的话,能自信地衡量它们的协议是否会产生积极的收入增长。许多航空公司对于联运旅客数量的增长和收入增长之间存在误解。由于泛化的、通常是不受控制的代号共享和比例分摊,带来的竞争性路线的倍增,引发了显著的同类相食现象。大多数航空公司不能辨别或衡量出此类问题,因此问题一直未被关注。
新加入合作的航空公司往往关注于联盟,而并非所有的都充分利用了它们自己航线网络的潜力,它们也未能意识到在双边和多边合作关系中带给它们的利益。不论这个合作是一个简单的联运协议,按比例分摊协议,代号共享,一个联盟的会员身份还是一项联营。
成功的航空公司获得基本权益,确保它们只参与到最有利的合作关系中。
航空公司需要不断采取创造性手段来拓展它们的航线网络,而不是投入大量金钱去发展非可持续性的运营项目。航空公司间的合作在保持行业稳定性方面无疑仍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更迫切的需要是建立一种规则,对于参与何种合作,以及如何衡量和执行这种合作有证据支持的准确性。航空公司将要,也应该要,继续通过联盟和联营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合作。
注:原文载于《航空商业》Airline Business 2013.9 第41页,作者:沙基尔.亚当(Aviado Partners咨询公司执行合伙人,这家全球咨询公司致力于航空公司商业课题,业务包括帮助航空公司将比例分摊、代号共享、联盟和联营合作潜力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