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东海航空—训练篇 走进飞行员的“秘密基地”

第一期 走进飞行员的“秘密基地”
2025年1月举行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要持之以恒推进队伍资质能力和思想作风建设,全面加强飞行等关键岗位人员技能训练和业务训练。
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的东海航空,一直高度重视飞行训练工作,用实际行动深入落实局方对飞行训练的工作要求。
今天,东小海将推出《原来你是这样的东海航空-训练篇》系列,首站带您走进东海飞行员成长的“秘密基地”
斥资近十亿元重金打造培训中心
走进位于宝安区航站四路的东海航空园区,身居园区C位的东海培训中心大楼映入眼帘。
这栋高达9层的大楼(公司基地三期),于2018年4月落成,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由东海航空董事长黄楚标投资9.6亿元重金打造,自主采购全套飞行训练设备,用于飞行、乘务等关键岗位人员技能训练及考试。东海航空是同等规模航司中唯一一家建有综合训练大楼的航企。
走进培训中心一楼,就能看到两个身材魁梧的“大家伙”——全动飞行模拟机。它们来自全球最大的飞行模拟器制造商——加拿大CAE公司。
模拟机按照真飞机1:1比例模拟仿真驾驶舱,安装有各类真实的飞机仪表,可模拟飞行员第一视角飞机起飞、巡航、着陆等各个阶段的实时画面,还原真实的飞行环境。根据训练需要,除了配有教员操作台,模拟机还安装了国内外多个机场的地貌和地形视景数据库,能模拟风雨雷电、雨雪冰雹等复杂天气。公司每年付费实时更新全球机场视景,飞行员足不出户就能飞遍全球各大机场。
严格训练确保飞行安全
每一位飞行员在驾驶真飞机前,都需要在全动飞行模拟机上进行初始训练,熟练掌握处置各种特殊情况的能力。职业飞行员,每年也要定期复训,以确保飞行技术稳定输出。
▲模拟机拍摄画面
伴随一声巨响,即将抬轮起飞的飞机,突遭鸟群撞击后剧烈震颤,向左偏航,鸟群被吸入左侧发动机导致发动机起火。机组决定继续起飞,立即踩舵稳定住滑跑方向后起飞离地。待飞机稳定爬升后,执行发动机失效程序,呼叫MAYDAY并报告塔台,申请返场着陆。随后机组做完发动机失效等一系列检查单,并跟随管制员的引导,单发平稳降落飞机,将百余位乘客安全送达地面。
这是日前东海航空模拟内真实的训练场景。两台模拟机内,有关单发、鸟击、风切变等影响飞行安全的特情处置,是飞行员们的必修课。飞行员在这里进行年复一年的训练、考核,把各项操作细节练成肌肉记忆,确保飞行安全。
如此硬核的模拟机,毫无疑问,它造价昂贵,相当于同型号真飞机价格的三分之一。公司全动模拟机年可训练小时达6500小时/台,当前日保障训练近18小时/台,从早上6点到24点“连轴转”,堪称“东海劳模”。如此“劳苦功高”的模拟机有着严格的养护要求,必须终日“住”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内,专业团队全年每天24小时轮班对其进行日常维护。
为飞行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开展IPT训练
在培训中心2楼,飞行学员们围坐在波音737程序训练器(IPT)旁,正在进行飞机机械故障识别。作为辅助训练设备,IPT主要用于飞行员初始改装前的理论学习部分,熟悉驾驶舱仪表及故障现象等内容,供全体飞行员免费预约使用。
东海航空鼓励飞行员主动学习,为“卷王”提供更多技能提升的机会。每月固定组织开展理论考试,“优等生”们每月可免费享受5小时的全动模拟机训练时间,由公司飞行训练主管领导进行带飞。此外,培训大楼建在公司园区内,训练期间公司包吃包住,大大降低了空勤人员外出培训的疲劳和交通风险。
在去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民航飞行员职业技能大赛上,作为唯一跻身总决赛的民营航司代表队,东海航空飞行员李玉飞、单良机组获得B737机组综合成绩二等奖,展现了“东海籍”飞行员的实力,也诠释了东海航空对训练工作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安全持之以恒的坚守。
当前,东海航空飞行员共计431人。自2018年培训中心建成至今,东海航空自主培养机长37人,副驾驶239人。2024年聘任新机长14人,培养副驾驶41人,公司飞行员培养工作进入了快车道,自主培养的飞行员已超飞行队伍人数90%以上。
夜色降临,深圳机坪灯光渐起,飞机起起落落。位于机场西北角的东海培训中心同样灯火通明,透过玻璃窗,能看到两台飞行模拟机正在“共舞”,飞行员正在专注训练。
飞行安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通过无数次严苛的训练与资质把关所铸成的坚实屏障。从“斥巨资”打造一流的培训中心,到为飞行员提供全方位的技能提升机会,东海航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飞行安全的执着追求。